加速进化:连界启辰资本直投企业,聚焦于研发更富有行动能力的人形机器人本体和易于开发的运控开发平台。已构建出全自研构型的人形机器人原型——采用力控关节,双足设计,致力于研发出“最可靠、最稳定、能完成很多复杂动作、精度足够高”的人形机器人。1、关键事件: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加速进化T1机器人大放异彩2、创始团队:字节高管创业,清华机器人团队20年技术积累3、创新技术:控制算法+强化学习技术,打造全自研构型的人形机器人4、核心产品:加速进化代表作——机器人Booster T15、应用场景:优先面向开发者的ToD阶段,再向ToB&ToC发展6、融资情况:相继完成数千元万多轮融资,连界艾瞰基金Pre-A+轮直投参与关键事件:世界机器人大会,加速进化T1机器人大放异彩8月21日,为期五天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本次盛会吸引了169家企业参展,展示了600余件创新产品,其中首发新品60余款。在众多创新技术中,人形机器人无疑成为了本次大会的焦点——共有27款人形机器人整机震撼登场,创下历届之最。连界启辰资本直投企业——加速进化的T1人形机器人在大会中大放异彩。加速进化T1是一款面向开发者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开发者可使用高性能异构算力平台,进行硬件在环仿真,并完成机器人在多种场景的落地。加速进化T1还支持全向行走、行走抗扰、跌倒爬起、踢球等多项能力。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昊在对话环节表示:人形机器人的批量应用不仅涉及技术突破,还需考虑技术、产品与市场的匹配度。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一轮的技术产品市场匹配阶段,下一步的重点在于确定具体的产品形态及其目标市场,初期可选择技术门槛较低的应用场景,尽快完成第一轮的技术产品还有市场匹配,再推进第二轮,来满足更复杂的需求。创始团队:字节高管创业,清华机器人团队20年技术积累加速进化在技术研发上的实力得益于其核心团队的深厚背景,创始人程昊是清华大学的本硕毕业生,师从著名教授赵明国。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并且曾担任字节跳动高管,这些背景为公司的战略规划、产品开发以及市场推广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支持。毕业后,曾远赴硅谷加入亚马逊担任研发工程师。从事人工智能研发工作,程昊选择回国创业。2015年成立朝夕日历后被字节跳动收购,程昊也作为朝夕光年负责人加入字节跳动,在字节任飞书产品副总裁。在离开字节跳动后,程昊创立了加速进化。加速进化的其他核心团队成员也来自清华机器人控制实验室和清华火神足球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正向设计人形机器人本体的团队,拥有在机器人、软件和商业化方面的全方位丰富经验。赵明国教授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研究员,同时也是机器人控制实验室和无人系统中心类脑机器人中心的主任,他的研究成果曾登上《Nature》杂志封面,并研发了多款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团队的核心成员主要来自清华机器人控制实验室,具备20年的人形机器人领域技术积累,这使得公司在人形机器人设计与开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创新技术:控制算法+强化学习技术,打造全自研构型的人形机器人4月18日,波士顿动力新一代 Atlas 用以恐怖片的方式站起来的动作引起全网震惊,而仅仅一周后,加速进化的BR002机器人就完美复现了该动作。当时在 YouTube 上,有人甚至怀疑这并不是真实的视频,而是用 AI 做出来的,不敢相信中国企业在如此短的时间,就能复现国外顶级人形机器人公司的高难度动作。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连界启辰资本已关注分享视频,时长00:19
0/0
00:00/00:19切换到横屏模式继续播放进度条,百分之0播放00:00/00:1900:19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 流畅 继续观看
连界启辰直投项目 | 加速进化:亮相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附「加速进化」研究分析)
观看更多转载,连界启辰直投项目 | 加速进化:亮相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附「加速进化」研究分析)连界启辰资本已关注分享点赞在看已同步到看一看
<audio loop="loop" preload="auto"></audio> 视频详情 这正是加速进化这家公司的强悍技术,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深厚的学术背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迅速崛起,成为国内少数几家能够正向设计人形机器人本体的团队之一。目前,加速进化在运动控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结合传统控制算法和先进的强化学习技术,团队成功实现了机器人的稳定全向运动。通过结合传统控制算法和先进的强化学习技术,团队成功实现了机器人的稳定全向运动。同时,加速进化运用模型预测控制器(MPC)优化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提供全局优化控制策略,并采用全身控制算法(WBC)来控制人形机器人的多任务运动,确保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全向行走能力。深度强化学习(DRL)被用于步态控制,使机器人能够学习在各种不同场景中的适宜运动方式;而模仿学习(IL)则允许机器人通过自然语言和图像输入,学习如何输出相应的机器人操作指令,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机器人的适应性和交互能力。此外,加速进化采用模仿人腿的构型,且机器人髋部采用了一个独特的关节布局,以做横向劈叉、纵向劈叉,活动范围非常大,能够实现360旋转。加速进化开发了一套简便易用的开发工具,显著降低了运动控制的开发门槛,并使开发者能够轻松部署感知、决策、运控等不同模块算法。加速进化构建了全自研构型的人形机器人原型,采用力控关节和双足设计,目标是研发出“最可靠、最稳定、能完成很多复杂动作”的人形机器人。核心产品:加速进化代表作——机器人Booster T1机器人 Booster T1 是加速进化的代表作,充分展示了公司快速迭代与优化的能力。Booster T1 在工程机 BR002 基础上实现了运动性能的全面升级,关节布局更趋合理,稳定性显著增强,为执行多样化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第一款人形机器人高1.1米,重量为29公斤,关节可旋转360度,动作自由度高,可轻松完成全向行走和踢球等动作,并具备行走抗干扰和跌倒爬起能力,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该人形机器人主要用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Booster T1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中属于小型产品,续航能力为1.5小时,特别为软件开发者量身定制,具备轻巧、灵活和耐摔的特点。它采用了高性能关节模组,能够实现包括全向行走和踢球在内的复杂运动。Booster T1搭载了Intel i7处理器和计算平台,拥有强大的处理能力,支持感知、定位、导航和决策的闭环控制。设计上,机器人便于进行二次开发,并支持英伟达的IsaaC sim等仿真训练环境。此外,机器人具备行走时的抗扰性和跌倒后自动爬起的能力,这提高了其在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和适应性,适合多种开发和应用场景。此外,加速进化还推出了一款专为机器人行业设计的算力单元,具有高性能、移动性、算力灵活可配置等特点,支持多种板卡,如x86、ARM、GPU、APU等,并具备丰富的外设接口,可以连接相机、麦克风等多种外部设备。这款算力单元不仅可以作为机器人的大脑,支持多种不同形态的机器人,也可以单独使用,方便开发者进行硬件在环仿真,大幅提升开发效率。应用场景:优先面向开发者的ToD阶段,再向ToB&ToC发展尽管人形机器人领域充满机遇,但并不意味着一家企业需要独立完成从基础研发到最终应用的全部环节。创始人程昊洞察到人形机器人技术对于生产力革新的重大意义。并明确指出,加速进化应采取分阶段发展战略,提出产品发展的三个阶段:To D(Developer)、To B、以及To C。
- 在面向开发者的To D阶段:预计在未来2-3年内,人形机器人将最快实现标准化供货,成为科研教育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产品。针对这一市场,加速进化提供了轻量级的人形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以稳定性和算力灵活性为主要特点,同时软件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开发接口,以便开发者轻松部署各种算法。
- 在To B阶段:加速进化将针对工厂、物流等商业场景,提升机器人的运动能力,使其接近甚至达到人类水平。这包括更复杂的运控控制能力,如上下台阶、开门、搬运重物等。通过与先进的大模型结合,公司旨在提高机器人的决策能力,实现在商业环境中的有效应用。
- 至于To C阶段:加速进化着眼于陪伴和养老场景,利用强大的通用大模型,实现复杂任务处理、泛化能力、对话和共情,从而进一步拓展公司的发展空间。
加速进化已明确未来2-3年的发展目标,即推出面向科研教育领域的轻量级、高性能、算力灵活的人形机器人产品。该产品将融合丰富的软件平台功能,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致力于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融资情况:相继完成数千元万多轮融资,连界启辰资本Pre-A+轮直投参与在资本市场上,加速进化同样表现抢眼,相继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及包括iCANX基金在内的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为产品研发、量产及团队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 投资方:英诺天使基金、雅瑞·智友科学家基金、天创资本、真成投资、水木校友基金。
- 用途: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量产及团队搭建等方面。
- 投资方:源码资本(领投)、水木创投、盈港资本(跟投)。
- 用途:资金将用于产品的小批量量产、市场推广、人才招募以及持续的研发迭代。
- 用途:资金将用于产品的小批量量产以及持续的研发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