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0-14 11:48
你认为下一个超级终端会是什么?
昨天,“钢铁侠”马斯克的“机器人”发布会大概给我们提供了答案!
图源:特斯拉
10月11日,马斯克称其为“载入史册的一天”,特斯拉在美国举办“We,Robot(我们,机器人)”活动,一口气推出三款“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Cybercab、自动驾驶小巴Robovan以及升级版人形机器人Optimus。
图源:特斯拉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Optimus人形机器人,自2022年发布以来,Optimus一直只“活”在展示视频中,线下只做静态展示。此次发布会亮相,是Optimus首次“走”进三维世界。
马斯克在发布会上对人形机器人极尽赞美:人形机器人Optimus用途丰富——不仅可以遛狗、修剪草坪、照看老人和孩子,还可以成为工厂的工人、人们的老师和朋友。马斯克预测,在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一台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成本将控制在2万至3万美元之间,甚至低于一辆汽车。
如果,人形机器人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你会不会考虑买一个呢?
言归正传,下一个超级终端会是什么?
我的判断是:“人形机器人”。
实际上,今天这个行业已经开始浮出水面。
尤其8月21日在北京举办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169家企业参展,600余件创新产品,60款首发新品。在这场盛会上,连界启辰资本直投企业——加速进化的T1人形机器人在大会中大放异彩,还和我们的总理亲切互动。
不过,我觉得今天大家对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的预测可能都是低估的。不同的机构都给了这个市场规模的预测。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大概是万亿级(人民币),我个人觉得这个市场可能不止万亿级,可能是十万亿级。
我们大概算一笔账,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 )发布的《2023 年移动互联网连接报告》显示,目前全球 55% 的人口,约 43 亿人拥有智能手机。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的最新报告则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2亿台,一部智能手机取个中间值3000人民币一台,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就达到了3000人民币*12亿=3.6万亿人民币。仅智能手机一项,2024年就可能创造3.6万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现如今,我们每个人最多也就使用2部手机,而未来当“人形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的时候,我们每一个家庭可能不止需要1个人形机器人,具有各种用途的机器人可以照顾我们的家人和生活,一个家庭可能需要8-9个机器人,这还只是To C的部分,To B的部分还没有算进来,所以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大概会是智能手机市场的3-5倍。
虽然今天人形机器人还有点贵,可能大几十万的单价,但是随着成本不断降低,未来人形机器人从高端消费者走向更广泛的大众消费者,同时在终端市场之外,产业链上下游的市场规模加起来,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超过手机的市场规模是绝对有可能的,可能不止万亿级,甚至达到十万亿级。
人形机器人能够成为超级终端的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2035年人形机器人所需要的多项技术会大规模成熟,这里面所谓的人形机器人,有一个专业的说法叫“具身智能”。
什么叫“具身智能”?智能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它能像人类的大脑一样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化。具身是什么意思呢?科学家在研究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现人类是通过身体跟环境的感知来完成自我进化的,可以理解为我们要通过手能够触摸到这个世界,通过身体的接触能够对世界形成感知。具身智能就是机器通过外形对周边环境进行感知,了解世界。
“具身智能”背后涉及到多少项技术?
首先就是我们说的AI大模型的结合。前一阵英伟达推出了机器人通用大模型,针对机器人开始推广背后的大模型,让机器人更好的去感应、了解周边的世界,完成进化。
其次机械臂关节,包括仿生皮肤等一系列技术也在逐步成熟。前一段时间,我们正在关注的一个技术叫“灵巧手”,你会发现人类手的灵活度是非常高的,那么机器人能不能做到这么高的灵活度?包括它的抓举能力,感知能力都很重要。那么这一系列的交叉领域的技术在不断成熟,就会在2035年形成一个聚合点,多项技术在具身智能领域里面完成融合,会促使行业大爆发。
第二个原因,需求场景的增多,成本能进一步降低,这一点很重要。就像过去刚开始制造汽车一样,如果全世界就能生产几台汽车,那么汽车都是卖到天价的。但是当汽车的成本通过流水线生产大规模降低,汽车就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所以,大概在十年之后,机器人生产的成本会大规模降低,而且周围的场景会越来越多。过去的“汽车”就变成了未来的“机器人”,是不是可以有给你做饭的机器人、陪你聊天的机器人、专门照顾老年人的机器人,照顾病人的机器人,甚至全能的机器人等等,未来需求场景一定会越来越多,同时生产成本也会大规模降低。
而且,当下我们看到的具身智能已经不是研发阶段了,而是完成从0到1,进入到从1到10的阶段。未来可能就是从10到100的阶段,具身智能将大规模进入我们的生活。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